2025/09/24
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送外卖是风吹日晒、满城跑,甚至很多人看不上外卖这份工作,可现实狠狠打了大家的脸。
根据《2024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》,外卖员的月均收入已经涨到7496元,同比增长10.02%。
美团数据显示:两年内,女骑手从51.7万飙升到70.1万,增幅高达35.6%,几乎是整体骑手增长率的两倍。
滴滴数据显示,2023年女性网约车司机约60万,到2024年直接暴增到105万,一年翻了个倍。
快递行业同样如此。以山西中通为例,2022年全省快递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接近40%,末端配送的一线%,并且比例还在逐年上升。
如果说十年前,女性就业的关键词还是前台、文员、客服,如今,越来越多女性选择了风里来雨里去的平台型岗位。
很多人会疑惑:外卖、网约车、快递,这些活儿强度大、安全风险高,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女性愿意干?
传统岗位在减少。大流行开始后,很多小微企业经营困难,女性常见的服务岗、家政岗、工厂普工岗位被裁掉不少。
平台门槛低。铁人三项不需要专业技能,不看学历,只要有健康体力和一部手机,就能立刻上岗。
收入即时到账。送一单有一单的钱,开一趟车有一趟的收入,这种“今日干,今日见钱”的节奏,远比拖欠工资的工厂或饭店更让人安心。
家庭压力倒逼。不少女性要兼顾孩子和老人,传统岗位固定打卡的模式不灵活,而平台型工作能自由安排时间。
“自由灵活就业”,对许多女性来说,只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项。月入七千五,是真香定律吗?
社保不稳定。大多数骑手是个体劳动者,五险一金要么没有,要么需要自己掏钱买。
制造业、房地产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,大批劳动力只能流向平台经济。外卖、网约车、快递成了中国就业市场的蓄水池。越来越多女性走向原本的男性岗位,既是平权的结果,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。灵活就业群体规模庞大,却缺乏制度性的保障。
外卖小妹、女司机、女快递员,她们撑起的不仅是城市的便利,更是中国经济的一块压舱石。
也许在很多人眼里,她们只是匆匆的身影,但她们背后是数百万家庭的生计,是整个社会就业结构的缩影。
未来,如何让这些灵活就业的女性群体,不再只是一群无保障的劳动者,而是真正有尊严、有安全感的劳动者,将是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。
“臭虾仁”事件最终报告与解析:上海绿捷与新希望的校园午餐帝国的权力与监管困境
企鹅变“拴Q”、汽车被五花大绑……广东进入临战状态,广州全市“五停”,商超剩下辣椒上热搜,多地提醒无需过度囤货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妈妈送6岁女儿上学,随口问孩子最期待什么,却被惊出一身冷汗:无数孩子,已经被毁了……